开栏语:
第四季度,是冲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最后阶段,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紧要关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十三五”收官战的关键节点,即日起,本报开设“奋战四季度·决胜收官年”栏目,组织骨干记者深入基层,通过看进度、挖亮点、展成效,集中报道我市各项重点工作推进和完成情况。敬请关注。
“真快,5分钟搞定,不像以前经常找不到人,来回跑,现在随时来都能够办理,而且办得又快又好,服务态度也比以前好多了。”10月20日,县镇居民杨飞云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到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计划生育服务证》,感受到了“秒办”的快感和便民服务质量的提升。
如此高效的办证效率和高质量的服务,得益于我市在县的试点工作——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大力推进。
原来,过去群众要办一个证,多头管理,多人审批,多岗审核,让不少群众“跑断腿”“干瞪眼”,其结果是干群关系僵化,党政形象打折。为此,我市以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制定出台了《LT乐投市加强基层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意见》,结合LT乐投实际,在县试点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管理机制,进一步推动乡镇服务提效更便民。
多功能一体化建设
筑牢党群服务阵地
走进县二塘镇便民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二塘镇便民服务中心背景墙,开设有崭新的行政审批专窗或公共服务专窗;在镇便民服务中心,有温馨舒适的群众休息区、时尚贴心的群众阅读区;黄茆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党员服务台、党员示范岗,打造“党建宣传、行政审批、政策咨询”于一体的党群服务阵地……
便民服务中心要想更好地服务群众,基础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县自开展试点建设以来,本着“因地制宜,优化完善”的原则,对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场所进行改造提升,做到“六有”:有固定的办公服务场所,有统一的门牌和背景墙,有必要的电脑、办公桌和通信网络等办公设备,有常用的便民服务设施,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有便民公示栏。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该县共投入50.5万元用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改造。
此外,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发展局还牵头统一制作标准化事项清单、审批流程、办事指南,统一规范审批(服务)行为。目前,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政务服务事项均开设两个专窗——行政审批专窗和公共服务专窗:行政审批专窗对林业、规划、交通、宅基地、计生等审批事项实行全科受理;公共服务专窗对民政、社保、退役军人事务、残联、农机等事项实行全科受理。
夯实队伍精简流程
降成本提效率“双赢”
“以前就一两个工作人员,而且经常外出不在办公室,我来到镇里经常要等半天甚至两天都找不到办证的工作人员;现在任何时候来办事,便民服务中心都有人,而且在哪个窗口办理都得,基本不存在窗口排长队的情况。”9月18日,镇村民陈盛云办理林木砍伐证时,切实感受到了便民服务中心的方便。
陈盛云能有这样的感受,得益于试点县在组建便民服务中心时,整合乡镇各类行政审批权力以及证照办理、信息咨询、非涉密文件查询等公共服务工作,结合实际每个乡镇核定7-9名事业编制,使乡镇审批服务机构由派驻模式变为实体化,让审批服务干部队伍更稳定。
此外,县在试点时还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管理机制,从2020年9月1日起启用乡镇“XX乡(镇)行政审批(服务)专用章”办理。至此,原来乡镇54项审批(服务)涉及的部门由7个减少到1个,审批(服务)涉及的7枚印章变成了1枚印章办理,从管理体制上解决了群众办事来回跑、多头跑、跑断腿的“堵点”“痛点”问题,基本实现了“进一扇门、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套审批标准、一张网通办、一枚印章管审批”,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政府成本,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服务更便民。
服务机构实体设置
乡镇高效可以复制
改革伊始,完成乡镇审批服务机构实体化设置后,七个部门的57个事项的行政审批(服务)职能划转至便民服务中心,为了使前台接件受理与后台调查核实、前台审批与后台监管协调统一,确保把限时办结落到实处,县印发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与各职能单位“审管分离”工作制度》,指导镇制定《镇便民服务事项审管工作规程》并在全县试行,为基层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便民服务中心刚搭建起来,便民服务工作人员刚到位,整合的审批事项多而杂,业务能力要求高,各乡镇新组建的便民服务工作队伍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镇便民服务工作的开展。
为解决这个难题,试点县要求县直各业务管理部门通过集中培训、现场培训和利用或QQ群网络载体线上培训及发放培训资料等,多渠道多形式对乡镇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以快速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同时,要求县直各相关业务部门要建立长期业务指导培训机制,不定期培训或指导乡镇相关业务,并指定1名以上业务骨干与乡镇长期进行业务对接指导,不断提高乡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该县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共开展了11期集中培训。
通过一系列措施,我市在县试点建设基层便民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各项工作开展有序,审批服务办理事项便捷高效,群众满意度高,改革初见成效。“下一步,我市将在改革工作上不断探索与实践,不断总结试点县的先进做法,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在全市推广,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发展局局长丘兆文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