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队员廖堃: 带着孩子去扶贫
“把孩子从市里学校转到村小,我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驻大湾镇歪傍村工作队员廖堃为兼顾扶贫和家庭,把儿子接到村里上学,在村委同吃同住,让不少村民和村小学老师颇感意外。
2018年3月,廖堃由纪委监委选派到歪傍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参加工作21年,廖堃数次在基层任职。从乡镇畜牧兽医站到基层农业普查办,廖堃在基层干了近10年。
廖堃进驻歪傍村,挑起扶贫一线的担子。歪傍村是大湾镇户数、人口、贫困人口最多的行政村,贫困人口522人,脱贫任务压力大。但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带动产业发展、村民增收,廖堃有办法,唯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家庭。
廖堃的妻子是良江镇畜牧兽医站的干部。廖堃驻村后,夫妻俩都在基层上班,儿子上学和日常生活起居成了他们面临的难题。工作忙、离家远,家庭的重担落在廖堃肩上。最后,夫妻俩决定把儿子带到歪傍村,让儿子和廖堃一起生活。
“城区教育资源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你们还往乡下去?”“为了孩子的将来,尽量克服吧。”不少亲戚朋友都来劝说,廖堃与妻子打定主意:谁说在乡下就一定不好,男孩子应该吃点苦、多历练。
2018年9月,廖堃11岁的儿子背上书包,跟随父亲进了村,成为村里的一名六年级新生。清晨,父亲进村入户,儿子步行到300米外的学校上课;吃过晚饭,父亲加班整理材料,儿子就在一旁写作业。略显拥挤的村委办公室,扶贫一线“父子兵”各自努力。
“他原本性格比较内向,来了村里反而交了好多朋友!”廖堃说,儿子放学回到村委,总兴奋地说起在学校的趣事,满脸笑容,人也更健谈活泼了。儿子的变化,廖堃甚是惊喜。
在廖堃的耳濡目染下,儿子对扶贫工作、对歪傍村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有一天周末回家,他主动收拾穿不下的冬衣,把行李箱塞得满满当当,准备下周拿回学校送给衣服单薄的同学。“爸爸,我也可以做扶贫工作咯!”儿子一句玩笑话,让廖堃欣慰。
同样,作为扶贫工作“正规军”,廖堃在两年多里为歪傍村做了不少实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难题,为此,廖堃绞尽脑汁。和村党支部书记韦仕会谈心时,廖堃了解到辖区西洋山村的集体土地可对外发包,于是主动向镇领导汇报,并积极跟进。
2019年6月通过招商引资,引进LT乐投市日昌升新材料有限公司承租并开发西洋山场地,合同期10年,可为歪傍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208万元。
如今,廖堃的儿子已结束小学生涯,回到市区上初中,生活起居都能自理。但他还会在节假日和爸爸回到歪傍村,看望他的朋友,并一起玩耍。与此同时,廖堃主动申请继续驻村,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争取最后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