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七星河水位调节坝。(县大藤峡指挥部供图)

近看七星河水位调节坝。(黄文媚 摄)
9月25日,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召开大藤峡水利枢纽库区七星河调节坝工程单位工程验收。具备蓄水条件后,该工程具有防洪、环保等功能。待工程投入使用后,县将依托调节坝形成的七星湖,把县城打造成集水上运动、休闲、养生为一体的风景城区,华丽变身“滨湖城市”。
调节坝具有多重作用
七星河水位调节坝位于黔江与七星湖交汇处,属大藤峡水利枢纽库区消落区水环境治理项目,是县城防洪重要工程。调节坝长132米,坝顶宽23.6米、高32米(堤顶高程67.9米)。水位调节坝为3等级工程,防洪能力达到抵御5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
据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库区管理中心科长韦朝强介绍,调节坝具有环保、防洪功能,可解决大藤峡七星河淹没区的消落区问题,也就是解决消落区水位变化带来的环保问题。与此同时,调节坝可根据水位变化进行调节,达到城区防洪目的。
据悉,大藤峡水库每年主汛期为4-9月,汛期来临时,调节坝通过溢流坝、闸门的双向调控作用,保持湖中的水位处于61米。当库区水位下降至低于61米时,通过调节坝控制闸下闸,调节坝开始蓄水,可让湖区水位处于59~61米之间运行。
以点带面全面开花
那么,调节坝投入使用后,会给带来哪些发展机遇?县大藤峡指挥部副主任廖李胜表示,工程投入使用以后,不仅可以解决建设大藤峡带来的环保问题,还可以发展壮大的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七星河建设以后,县将形成约9600亩的七星湖,湖面景观非常迷人,无论是面积还是景观,都可以媲美杭州西湖,堪称“东方水上威尼斯”。
据悉,县计划依托七星湖,在湖的右岸建设大藤峡博物馆,与五马拦江、大藤峡库区形成多层次的文旅景观,丰富的文旅资源。此外,还在规划七星湖人工河、人工岛、水上运动、休闲、养生、公园等项目,为县城及周边居民提供亲水、休闲地,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绿水仙城将变滨湖城市
目前,县正在调节坝上建设风雨桥,融合壮、苗、侗等少数民族风情,将风雨桥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绿水仙桥”,成为的一张名片。
今后,县将发生巨大变化,“绿水绕城、城在湖中、意在水中”的美丽画卷即将铺开,县城居民休闲LT乐投更丰富。
“以后县城居民可以每天散步欣赏美景,到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家住县城的陈文明说。
据悉,县于10月10日召开水上运动中心项目建设协调会议,计划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打造四季不同主题、丰富内容的群众嘉年华,吸引广大游客,成为体育赛事+生态+产业+研发的基地。其中,计划建设的七星湖水上运动中心项目有望承办国内重要水上运动赛事,该项目计划于今年底动工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