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当前,餐饮浪费“触目惊心”的现象令人痛心,确实到了需当头棒喝的时候。
改革开放几十年,我国已经彻底解决“挨饿”的状况,进入“强起来”的时代。在生活方面,不仅有了“量”更有了“质”的提高,周末或节假日全家上饭馆吃个饭已是常见,亲朋好友聚会也免不了进酒家觥筹交错一番。在这里就应该注意一个“度”的问题,不应为面子或“炫富”随意点菜,吃不完又不打包带走,造成极大的浪费。在领导干部层面,虽然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对工作接待用餐作了明确规定,但仍有少数领导干部搞变通超标准吃喝,这不仅是浪费问题,更是违反八项规定的政治问题。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唐代李绅所作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路人皆知,清代朱柏庐曾给子孙留下一部《治家格言》,其中有一联“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居安思危,对餐饮浪费行为,必须加强传统节俭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节俭美德观念,而且这种美德是什么时候都不可以放弃的。
由而想到明嘉靖江苏句容县知县“五朝元老”徐九思,任时在墙上挂了一幅青菜图,青菜图上面写着“为民父母不可不知其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菜色”。他认为一个官员想要保持清廉,就不能贪图享受,要求自己“平生不啖肉,惟啖菜”,所以用青菜图和图上的文字时刻提醒自己。史载,为了接待往来官吏,徐九思在城西郭西塘等处开荒挖塘,种菜养鱼,以此节省接待开支。结果那些吃惯了嘴的官吏,也就少来句容,当地的负担自然也减轻了许多。此举深得百姓赞许,在徐九思调离句容后,句容百姓把他的青菜图拓印下来,留作纪念。
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这幅青菜图的故事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当然,这一种素食主义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关键是能从中认识到为官者首先要清廉、节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为制止浪费,崇尚节俭,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在自己的心中,悬挂一幅清淡可口、营养的青菜图。
|